找到相关内容140篇,用时3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耕云先生:谈心

    心法既是‘不立一尘’,显然是不可以‘言中取则,句玄’的。否则很容易‘错认定盘星’,而以方便为究竟──‘执指为月&...rsquo;字,总该会有些子‘相识满天下,知心能几人’的感慨吧?的确是知音难遇,知心难。知心难吗?很难。何以那么难呢?难只难在太近、太简单、太平凡,反而让人‘习焉而不察&...

    耕云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25342870.html
  • 纪念鉴真 育人弘法

    遍,宣讲《律抄》70遍,讲《轻重仪》10遍、《羯磨疏》10遍。当时对大师的讲经是这样评价的:“具修三学,博达五乘,外秉威仪,奥理。” 鉴真大和尚通过登坛授戒,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,可谓桃李满天下。...

    胡 新 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31551151.html
  • 论佛教能否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

    如实知自心”为解决人存在的根本问题、解脱成佛诀要的大乘佛学,对人心不仅有八识五十一心所等详悉解析,有对假我、真我之明辨,更有禅思以自制其心、自净其心、自识其心、体证真正自我的特殊技术,可藉之以窥透...的日常生活中都在进行着这种实践。所谓慈悲是不报酬的爱,有如对困难者的帮助,或向问路者指道,这些都是慈悲者应具有的行为。社会祥和、生活幸福,就是需要人们在互爱的行为中彼此关照。 为此,我认为...

    释宏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5152725.html
  • 唤醒和谐自觉 提升心灵素质——和谐,人间佛教的当代实践课题

    香港人口头常说:“最紧要是开心。”北京人口头常说:“活着就要找乐。”这两句话看起来大同小异,但仔细领会,却可能各有含义。开心,是精神层面的,是内心的活动。找乐,向何处去找?似乎更多在于外。不管,外,开心与找乐都是一种人的存在。人的存在,是社会的存在,也就是说,人不可能脱离了社会,孤独存在。人的所思所想、所言所行、所知所感、乃至人的一切美德(甚或缺德)都只能是通过社会、通过人与人之间...

    觉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24653857.html
  • 论心外求法与心外相

    心心所法。无无外亦无中间。于诸法中不可得。去来现在亦不可得。超越三世非有非无。常怀染着从妄缘现。缘无自性心性空故。如是空性。不生不灭。无来无去。  这个心根本没有所谓的内外、也没有存在与不存在之说。...经典的依据。但是现在很多人的理解却是错误的。  如果这个心是指真如本性来说,那么这句话就不成立,因为此心本无内外、非有非无、不可得的东西啊。何来心外、心呢?  这句话的意思另有所指。原因在佛法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81054718.html
  • 浅析慧能大师的人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

    是佛”,便可专心致志地于心,靠自身反省的力量,达到成佛的目的,甚至在一刹那间便可进入佛国。“法无顿渐,人有利顿。迷即渐契,悟人顿修,自识本心,自见本性。”[19]“佛是自性作,莫向身”;[20]...。”[4]弘忍见后,深浅自别,于是“夜至三更唤慧能堂,说《金刚经》,慧能一闻,言下便悟。其夜受法,人尽不知,便传顿法及衣:‘汝为六代祖。衣将为信禀,代代相传;法以心传心,当令自悟。’……若住此间,...

    曾友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5856764.html
  • 诗心与佛性

    ,特定的社会就存在于特定传统的外化、更新和流变过程之中。晚唐以降,以自省为特征的文化思潮渐成其势,中国文化逐步内向化,对外部世界的激情消失,而越来越深地耽溺于内部世界不能自拔。李商隐所处的晚唐时代...不谋而合。   禅宗祖师们屡次强调:佛祖“实无一法与人”,一切般若智,都潜在于每个人的自性之中,“菩提般若之智,世人本有之,只缘心迷,不能自悟”。禅宗主张静思悟,这里的“静”更侧重内在心田超尘拔俗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70257703.html
  • 慧能大师与中国禅宗

    智慧心即是,若作如是解,即名般若智。”强调每个人自己要去迷转悟,要自悟,提倡于心;同时,人人又具菩提智慧,是人人可以觉悟成佛的根据,自性具足一切,义不执著一切,自在解脱,就是成佛。  ...思想。同时,也把心外的佛变成心的佛,否定存在有外在的佛。(二)反对经院式的佛学研究,提出“教外别传,不立文字” 。 (三)摒弃违背中国民情的戒条,创立禅院,把佛教修行归结为&...

    蔡惠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54663736.html
  • 觉真法师:唤醒和谐自觉 提升心灵素质 ——和谐,人间佛教的当代实践课题

    香港人口头常说:“最紧要是开心。”北京人口头常说:“活着就要找乐。”这两句话看起来大同小异,但仔细领会,却可能各有含义。开心,是精神层面的,是内心的活动。找乐,向何处去找?似乎更多在于外。不管,外,开心与找乐都是一种人的存在。人的存在,是社会的存在,也就是说,人不...

    觉 真 (香港佛教联合会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2373257.html
  • 现代佛教教育中教材的重要性

    祈福的外层次,这与佛法以自力、为主的理念大相迳庭。由此说来,佛法的真正要义还不算普及。  佛陀的言教都记载在佛教典籍的汇编“大藏经”中,要明白佛法的义理,必须要读懂大藏经。某些外教只要求信徒阅读...,支那学院创办人欧阳竞无大师已早有先见之明,运用新的材料,重新编校一套汉文佛典选要——“藏要”。  欧阳大师于‘谈学研究’中,指出校勘汉文佛典、翻译梵藏文佛典对学习、研究、修持均甚重要:  “研究...

    王联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1073424.html